为深入贯彻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立足新阶段,实施新战略,扎实推进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进一步促进职业院校学生高质量就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于5月8日至10日在成都组织召开“全国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工作研讨推进会”,来自全国高职院校、企业、协会等400多家单位1300余人参会。本次大会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林宇做主旨报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院校发展处处长任占营总结讲话,大会主要分专题报告、政行企校面对面、产教融合共同体主题对话等环节,全国18所高职院校代表发言,陕西仅我院1所。
会上,院长赵春平在产教融合共同体主题对话环节中,围绕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市域产教联合体在功能上的不同谈了自己的认识,并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我院的经验做法。赵春平指出,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把推进职业教育“一体两翼”作为战略任务,其中“两翼”就是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市域产教联合体,是推进“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改革的重要载体。从功能上看,两者具有不同特点: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主要管“条条”。按照行业划分,优先选择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吸纳龙头企业和高水平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牵头,组建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的跨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服务行业发展。比如,学院依托国家级西安轨道交通集团,聚集西安铁路局、西安地铁公司、北京和利时、西安铁路设计院、陕西铁道协会等核心成员资源,组建轨道交通行业共同体,建立共建共享、协同创新、校企协同育人“四级对接”等机制,厘清共同体成员单位的权责利,推动行业企业需求与学校、专业、课程等各层面建设有效衔接。比如,学院开展高铁智慧车站、高速铁路列车控制系统相关装备研究,开发了350公里每小时的地面列控装备、车载装备,共获得16个专利。我们实施“千站百段”工程,为各大铁路局1000个车站、100个站段的职工提供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服务,年均开展各类培训达3万余人次。
市域产教联合体主要管“块块”。推动区域内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各类主体深入参与职业教育,集聚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要素,打造具有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市域产教联合体。比如,学院正在筹建中欧班列“长安号”产教联合体,就是聚焦服务交通强国、“一带一路”倡议、构建国际国内物流大通道三大战略,联合体依托的西安国际港务区是亚洲最大的铁路物流集散中心,已经开通俄罗斯、德国等20多个国家40余个城市共17条线路。目前成员达到30多家单位,我们构建了“三机制四平台”,深化校企互动共融、人员互兼互聘、文化互融互通、技术协同创新,将联合体建成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支撑行业发展的示范性实体化运行联合体。
同时,赵春平认为,在中国特色学徒制方面,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主要是“出标准”, 就是根据行业企业产业链分工对人才类型、层次、结构的要求,通过招工招生一体化,制定相应的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职业岗位标准、人才评价标准等,实现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服务行业转型升级。比如,我们依托轨道交通职教集团,紧扣西安地铁全自动运行发展趋势,以地铁16号线为基础,联合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研发团队,共同开发了88个运营场景、3个行业标准、8套全自动运行教学与培训教材,有力支撑了西安地铁16号线的顺利开通以及人才培养。
市域产教联合体主要是“出人才”,市域内的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各类主体深入参与学校专业规划、人才培养规格确定、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打通技术技能人才通道,解决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比如,我们联合体校企之间实施“2+1”“2.5+0.5”“3+2”等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企业为学校设立“学徒岗”,为教师设立“流动工作站”,目前正在制定的现场工程师的实施方案都是实现区域内多元参与的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每年毕业生对口就业于各大铁路、地铁等国企达到85%以上,满足了区域内人才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
教育部领导表示,要密切政行企校研联系,大力推进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2025年,将遴选一批优秀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推动职业教育“一体两翼”建设。我院将紧扣国家战略,依托国家级示范性轨道交通职教集团,积极开展行业产教融合体和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着力打造“西铁院范式”,为轨道交通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